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LargeLithologicGasProvincesExplorationofXujiaheFormationin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LargeLithologicGasProvincesExplorationofXujiaheFormationin
¥52.9 元
直接购买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LargeLithologicGasProvincesExplorationofXujiaheFormationin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基本信息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书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 [Large Lithologic Gas Provinces Exploration of Xujiahe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原价:80.00元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作者:杜金虎 等 著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出版日期:2011-10-01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ISBN:9787502187644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字数:300000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页码:179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7975.html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绪论

章 盆地结构性质与演化
节 盆地性质与基底特征
第二节 上三叠统盆地构造单元特征
第三节 晚三叠世以来盆地构造演化

第二章 大面积多物源三角洲沉积体系
节 地层划分和展布
第二节 物源及相标志
第三节 沉积相特征

第三章 大面积多层段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
节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二节 烃源岩有机质形成环境和类型
第三节 烃源岩成熟度
第四节 天然气资源潜力

第四章 大面积多层段低渗砂岩储层特征与展布
节 储层基本特征
第二节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第三节 储层展布

第五章 天然气分布及富集规律
节 气藏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天然气分布规律

第六章 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方法和配套技术
节 勘探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有效储层地震预测及烃类检测技术
第三节 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第四节 气层保护钻井技术
第五节 提高单井产量技术

第七章 须家河组勘探潜力与区带评价
节 勘探潜力
第二节 区带评价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是对近几年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和工程技术攻关成果的系统总结,创新地提出了岩性大气区的地质理论认识、“三个整体”的勘探思路、“五个步骤”的勘探程序以及“一体化”的勘探方法,并且配套形成了岩性大气区勘探的四项关键技术。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岩性大气区勘探》可供石油地质勘探和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文摘


2.川西凹陷带
川西凹陷带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面积约1.9×l04km2,东以龙泉山断裂、三台一巴中隐伏断裂为界,西与龙门山冲断带相接,北至仓山前缘,南至盆地边界(图1-3)。川西凹陷带构造形态受北东向断裂影响也呈北西一南东向,存在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特征。西部主要为前陆盆地的前缘冲断带扩展区,变形相对较强,断褶构造发育。东部为川西坳陷的主体,括梓潼向斜和成都盆地,地层平缓,构造简单。
川西凹陷带平面上自北向南可分为北部梓潼凹陷、中部彭灌凹陷和南部名山凹陷。其中北部梓潼凹陷在经受古近纪末构造运动改造后,整体抬升而遭受剥蚀,现今呈-向斜构造形态。凹陷区地表主要为白垩系,地下侏罗系一上三叠统发育完全,构造变形强度弱,局部构造发育少。
中部彭灌凹陷地表出露主要是第四系,地下依次发育白垩系、侏罗系和上三叠统。中部彭灌凹陷形成早,但后期随北部梓潼凹陷、南部名山凹陷的产生,凹陷区范围逐渐缩小。中部彭灌凹陷区内,大部分地层具西厚东薄的“楔状”沉积特点。其西部地层埋深大、构造变形程度弱,是累计地层厚度的地区。东部埋深相对较浅,并且区内受到龙泉山断裂带影响,构造变形程度相对较强。
南部名山凹陷地表出露第四系-古近系-白垩系,后经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强烈改造,西缘部分被卷入龙门山前缘断褶带,东缘部分被卷入龙泉山隆起,现今凹陷特征不明显。该区受到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影响较强,与中部、北部凹陷相比,构造变形程度相对较强,特别是断裂构造较发育。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代找电子书

客服微信
扫一扫
weinxin
EngGPT
云智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weinxin
cidrg_com
石化书籍
  • 本文由 石化书籍 发表于 2016年9月25日05:32:02
  •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链接,谢谢合作!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