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3月1日)
- 平装: 486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11426413
- 条形码: 9787511426413
- 商品尺寸: 25.8 x 18.4 x 2.2 cm
- 商品重量: 962 g
- 品牌: 中国石化出版社
《污水处理工艺与应用》在参考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规范、污水排放标准和有关污水治理工程文献的基础上,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了提升系统、沉砂池、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厌氧消化、生化脱氢除磷、生物膜、氧化沟、高级氧化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消毒等工艺,包括各工艺的适用条件、工艺设计要求、设计参数及应用。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编辑推荐
《污水处理工艺与应用》中的部分有关工程案例与工艺的技术规范是最近一些年才出现的,因此内容具有一定新颖性,也具有可参考性。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以增加内容的直观性,从而能够使未曾实际接触过工艺的读者能较好地理解工艺。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目录
第一章污水提升系统
第一节污水提升泵
一、泵的主要参数
二、泵的性能曲线图
三、泵叶轮结构型式
四、污水提升泵类型
五、泵选型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污水提升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与设计
一、污水收集管网以及配套设施
二、调节池
三、集水池
四、泵站
五、水泵机组与管道布置
六、污水泵站中的其他辅助设备
第三节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应用
一、立式污水泵站
二、合建式圆形泵站
三、潜水泵站
第二章沉砂池
第一节沉砂池概述
一、沉砂池的作用
二、沉砂池的类型
三、沉砂池的排砂设备
第二节沉砂池的设计
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沉砂池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有关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第三节沉砂池的设计建议
一、沉砂池在污水处理厂应用情况
二、建议
第三章混凝沉淀
第一节混凝沉淀设计的有关要求
第二节混凝剂与混凝剂的投加、混合
一、混凝剂与助凝剂
二、混凝剂的投配系统
……
第四章气浮
第五章过滤
第六章厌氧消化器
第七章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第八章生物膜法
第九章氧化沟
第十章常用高级氧化技术
第十一章膜生物反应器(MBR)
第十二章消毒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文摘
版权页: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插图: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3.配套设施要求
(1)泵站集水池前应至少布置一道闸门,一般设置两道(工作闸门、检修闸门),检修闸门在前,工作闸门在后,检修闸门可不需全部购置,但闸门槽必须预留,一般用平面闸门;进水闸的宽度选用引渠底宽,高度选用引渠深度,当高度较大时,可设胸墙,以减少闸门和启闭设备的高度和造价,闸门高一般取渠深的1/3~1/2。
(2)集水池水流均匀顺畅,集水池进口流速和水泵吸人口处的流速尽可能缓慢。
(3)集水池内应设置格栅。进水管底与栅前流道应有0.5m以上的跌水,以弥补过栅水头损失。因安装及检修格栅需要,格栅底部前端距井壁尺寸应大于1.5m。
(4)集水池池底应设集水坑,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0%;集水坑的大小应保证水泵有良好的吸水条件。当集水坑使用带有喇叭口吸水管时,喇叭口一般朝下安设,其下缘在集水池中最低水位以下0.4m,离坑底的距离不小于喇叭口进口直径的0.8倍,吸水管喇叭口边缘距离池壁不小于喇叭口进口直径的0.75—1倍,在同一吸水坑中安装几根喇叭口时,吸水喇叭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喇叭口进口直径的1.5~2倍。
(5)集水池应设冲洗和清泥装置。
(6)泵站应设置事故排放口和污水事故收集池。
四、泵站
污水泵站的类型取决于进水管渠的埋设深度、来水流量、泵机组的型号与台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选择排水泵站的类型应从造价、布置、施工、运行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如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正向进水,同时泵房应考虑改善水泵吸水管的水力条件,减少滞流或涡流。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 文章源自云智设计-https://www.cidrg.com/tao/10629.html